第10章(1 / 1)

我们不是处于放弃了保罗的这种“一举而尽全功”

的危险之中了吗?

我们不是陷入把神圣的教理,即把拯救历史置入永恒的维度之中的危险了吗?从我们所说的话中可以明确一点的是,我们所谈论的不是关于上帝的思想,而是活的上帝,我们的时间羁留在他的手中,他此时此地相遇我们. 因此,对于这种异议我只有一个简单的回答:上帝在他的话中与我们相遇,在一种实在的话中,它体现在耶稣基督的布道之中. 虽然可以说,上帝随时随地都会遇见我们,但是我们却不能随时随地都看见他,听到他的话,除非他的话也随之而来,并且能使我们理解此时此刻,正如路德反复强调的那样.关于无所不在的和全能的上帝观念,也只能通过此时此地讲出他的话才能在我的个人的存在中变得真实起来. 因此,也必须明确一点,上帝的话也只是在说出的那一时刻的话. 上帝的话不是一种永恒的陈述,而是此时此地对人说的话. 当然,上帝的话是他的永恒的话,但这一永恒不能设想为是超时间的,而要视为此时此地所呈现的他的在场. 他的话是在一个际遇中的一个事件,而不是一套思想,例如,有关上帝的仁慈和恩典不是一般的表述,虽然这种表述在其他方面可能正确,而只是对我说的话,作为在我身上体现其仁慈的事件.只有如此,它才是一种突入的话.他的话不是一种一劳永逸地获取的知识,只是因为与我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因此它才是一种真正突入的话.由此可以认为,上帝的话是用人类语言向我说出的真实的话. 无论在教堂的布道,还是在《圣经》之中,其含义是:

-- 61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75

《圣经》并非仅仅被看作是宗教史的重要资料汇集,《圣经》是通过教会作为对我们说的话而传扬. 上帝的活的话语不是由人类的精神和智慧杜撰出来的,而是在历史中出现的. 它的起源是一个历史事件,通过这一事件,说这样的话,即布道,它就变得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 这个事件就是耶稣基督.我们可以说这一论点是一个悖论. 原因在于,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所作的一切不是一种能够进行历史证明的历史事实. 那种注重客观事实的历史学家不可能理解一个历史人物(拿撒勒的耶稣)是一个永恒的逻各斯,即道. 正是新约中对耶稣基督的神话式的描述说明:如果耶稣基督的形象和努力应被理解为一种神圣的拯救工作,那么,对于耶稣基督的形象和努力的理解,则应毫无疑问地采用超出客观的历史学家理解世界史的范畴的那种方式. 这是一种真正的悖论. 耶稣是一个来自加利列的拿撒勒的历史人物. 他的业绩和命运出现在世界史的范围之内,因而受到那些将其当作历史网络的一部分来理解的历史学家的审视. 当然,这种超然于历史的探寻不能认识上帝在基督身上所体现的意念,亦即不能认识末世论事件.新约认为,耶稣基督的决定性意义在于——就其人格、降临、热情和对他的赞颂而言——他是末世论的事件. 他是那将要来的人,而我们无须“等候别人”

(太,1:3)。

“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他的儿子”

(加,4:4)。

“光来到世间”

(约,3:19)。

“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神的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约,5:25)。这些说法都申明耶稣基督是一个末世论的事件.解神话化的重要问题就是:

-- 62

85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把耶稣基督理解为末世论的事件的看法是否与新约(除了第四福音书)中出现的宇宙末世论的概念密不可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第四福音书中,就我们的观念看来,宇宙末世论被理解成为历史的末世论. 我们还看到,对保罗来说,信徒已是一种新的生存,“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林后,5:17)。因此我们必须说,依凭信仰生活就是以一种末世论的存在方式生活,就是超然于尘世,就是已经出死入生(参见:约,5:24;约壹,3:14)。末世论的存在无疑已在预期中得到实现,因为“我们行事为人靠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

(林后,5:7)。这就意味着信徒的末世论存在不是一种世俗现象,而是在新的自我理解中得以实现. 这一自我理解,如前所述,源于上帝的话. 因为话被宣讲(林后,6:2;约,5:24)

,无论它被接受或拒绝;所以体现为耶稣基督的末世论事件便在此时此地发生. 约翰说(约,3:18,36;9:39)

,信仰者由死变为生,无信仰者将被审判,上帝的震怒将及于他.保罗说,布道的话对死者与生者同样中听.这样,“一举而尽全功”

现在可以从它真实的含义上得到理解,即把它作为末世论的“一举而尽全功”来理解. 因为这种“一举而尽全功”不是一种历史事件的独特性问题,而是表明了一个特别的历史事件,即耶稣基督应被理解为末世论的“一举而尽全功”。作为一种末世论的事件,这种“一举而尽全功”往往出现在宣讲的话中,这不是一种超时间的真理,而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事件. 的确,《圣经》告诉我,上帝的恩典早已作用于我,但我不能够将其作为过去的一个历史事件来回顾. 施予恩典现在是作为一种末世论的事件出现

-- 63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95

的. 上帝的话之所以是上帝的话,因为发生在此时此地. 悖论在于,发生在此时此地的话和使徒布道的最早的话一样,在《圣经》中被对象化了,被人一再流传,它的内容可以用一般的言论表述,彼此不可缺一. 这就是“一举而尽全功”的含义. 这是末世论的“一举而尽全功”

,因为在布道的活生生的声音中变成为此时此地的事件.既然布道不是由一般评论构成的讲座,而是由权威的、合法的使者宣布的福音(林后,5:18—20)

,又因为教会通过上帝的话形成应召者的集体,所以上帝的话和教会结为一体.因为话是仅仅作为一个事件的上帝的话,所以教会才是作为每次都仅仅发生在此时此地的事件的真正的教会;因为教会是圣徒们的末世论的社团,而且仅仅以矛盾的方式与我们观察到的作为世俗历史的社会现象的教会组织同一.

我们看到,解神话化的任务所接受的最初推动力来自包含在《圣经》中的神话世界观与受到科学思想影响的现代世界观之间的冲突,而且有一点已经非常明显:信仰本身需要摆脱人的思想构造的世界观,无论是神话的还是科学的世界观. 因为人的全部世界观都使世界对象化,忽视和排除我们个人生存中的际遇的意义. 这一冲突表明,在我们的时代信仰还没有找到适当的表达形式时,我们的时代便没有意识到其根基和对象的一致性,便没有真正理解作为一种作用的上帝的超验和隐匿. 我们的时代还没有意识到它自身的“尽管

-- 64

06生存神学与末世论

如此“或”尽管“

,它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于把上帝及其作用对象化的诱惑. 因此,对《圣经》的和教会的布道的神话化世界观的批判是对信仰有价值的效劳,因为这种努力促使信仰对其本身的本质作出彻底的反思. 解神话化的任务除了迎接这种挑战之外,别无他求. 上帝的不可见特性排除了试图使上帝及其作用形象化的任何神话;上帝是无影无形、不能观看的. 只有无视经验,才能信仰上帝,正如我们只有无视意识才能接受释罪. 的确,解神话化与保罗和路德仅仅依靠信仰,无须乎与依据律法而释罪的教义相吻合.更确切地说,解神话化是通过信仰把释罪的教义彻底地应用于知识和思想的领域中去. 像释罪的教义一样,解神话化消除所有对于稳靠的渴求. 基于德行的努力的稳靠感与建立在客观化知识上的稳靠感之间是没有差异的. 渴望信仰上帝的人必须明确,他不能自由支配什么,他依此建构这种信仰,可以说是居于真空中的. 放弃各种稳靠感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稳靠. 在上帝面前,人总是一无所有的. 放弃、失掉稳靠全感的人才可能找到稳靠. 对上帝的信仰,就像对释罪的信仰那样,拒绝挑选有限的、可以定义的行为作为神圣的行为. 与此相应,对上帝的信仰就像对创世的信仰一样,拒绝从自然和历史的可见实在中挑选出有限的、可以定义的领域.路德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神圣的地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的确是渎神之域.尽管路德说过“尘世所到之处都是主的”

,但那仍然是真实的,因为只有无视一切证明,才可以相信.不是对牧师的神圣化,而是对被宣讲的话的神圣化使上帝的殿堂变得神圣. 同样道理,自然和历史的整体也是亵渎神灵的. 只有依据已被宣讲

-- 65

耶稣基督与神话学16

的道,世间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一切对于信徒来说才具有上帝作用的特性. 只有凭依信仰,世界才变成渎神之所,而且回复到它作为人的活动领域的真正位置.然而,世界是上帝的世界,也是作为一种作用的上帝的领域. 因此,作为信仰,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悖论的. 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七章(29—31)中指出的那样:“让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让哀哭的,要像不哀哭;让快乐的,要像不快乐;让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让用世物的,要像不用世物”。

最新小说: 领主:兵种上古神魔,就问怎么输 无限敏捷之赠品的崛起 乾坤世界有乾坤 重生归来的我,创造游戏世界 我!被PDD卖掉的世界冠军上单 燃烧军团浮生记 wargame之新的传奇 全民种族模拟:开局成为蚁后 种田领主,我的技能无限进化 我的传奇币可提现